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荒廢已久的台西海園重生計畫啟動

  • 發布單位:公共關係科

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
100.03.31

縣府城鄉發展處長陳章賢31日在同仁陪同下,至台西五條港瞭解台西海園工程進度,他表示,台西海園自民國74年開發至今,經歷興建、閒置等歷程,不論是過去加諸於上的硬體設施,或是自然生成的生態系統,基地內部實質具備許多既有資源,只要能善加利用,將能夠自然呈現台西海園發展歷程。

陳處長指出,該工程計畫主要為型塑台西海園觀光區成為雲林溼地之ㄧ角,將以生態修復及補償的設計理念,去除多餘損壞的人工設施物,保育及復育海園內已形成的溼地生態環境,並導入簡易環境教育解說與服務設施,還原台西海園生活遊憩功能,未來將提供民眾周休二日時一個好的休憩空間。

陳處長表示,台西海園重生計畫不是單純的景觀工程或觀光工程,而是一種積極的思考以面對新的環境的態度,他指出馬爾地夫是全球地勢最低的國家,過去曾經擁有陽光、白沙與一望無際蔚藍大海,是世界級的度假觀光聖地,然而其國土的最高處距離海平面僅2.4公尺,在全球氣候變遷的趨勢下,美好的風光逐漸沒入海中,如今馬爾地夫居民已成為全球第一批環境變遷的氣候災民,開始進行大規模的「遷國計畫」。

反觀台灣,地勢低窪的雲林縣,正處於與馬爾地夫同等的地位,土壤鹽化、地層下陷、堤防越築越高,臨海地區的土地正一寸一寸被吞噬,屆時雲林人又應該遷徙到哪?孤懸於太平洋上的台灣島已經沒有退路。

過去十年來,自來水公司及工業用水超抽地下水以致地下水位偏低、地層下陷、海水倒灌,每逢颱風季雲林縣必淹水,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、溫室效應的影響,降雨量往往超乎預期;過去以堤防擋水的治水方式,已經不能完全阻攔惡水,大雨一來,大水沖破堤防反而造成更嚴重的災情,雲林縣又再次陷入水患中,雲林人又終將陷入恐懼之中。

這幾年雲林縣府面對這些災害,積極思考新的環境態度,發現過往的治水或工程投入僅單純的降低水對人民的災害,但對於人民在此土地上的生活並無法直接的幫助與改善,覺得應該有更好的方式來翻轉水資源在雲林的未來,治水應該也可以有更多附加的價值,讓雲林人能有更好的生活。
那麼到底應該如何治水而能使家園安定平穩?陳章賢表示,他不是治水的專業,不過就城鄉發展的趨勢來看他並不建議採取「厲治」,因為反向效果已經隨處可見險象環生,因此「順水而生,與水共舞」是雲林縣未來產業、環境、生活發展的趨向。

在這個理念下,設法將水留在基地,並且展現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水鄉、農業、生活型態,「水」將不再被拒於門外,雲林縣將產業築於水上,並自信大方地展現與世界環境趨勢並行的景觀風貌,屆時,雲林將不再受水患之苦、聞水色變,而是敞開大門迎水而居,農業也將因水源豐沛而展現過去雲林農業大鎮的榮景,台西海園重生計畫所要表達的就是這樣的環境態度。